[趣闻] 慈禧喜画牡丹等花卉 可能政务扰心向往宁静(图)



  乾隆《红树山庄图》


 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慈禧太后似乎只会玩弄权术,专横跋扈。但你能想象,这位垂帘听政的“老佛爷”竟也有游戏翰墨丹青的雅兴,还尤其喜爱画花卉?


  《清代皇室书画展》明起在杭州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。此次从北京艺术博物馆精选的92件套(107幅)珍品,展出除慈禧外,包括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光绪和宣统等皇帝以及成亲王、恭亲王和爱新觉罗家兄弟等皇亲的书画。


  “皇子及近支王公,皆令在上书房读书,选派翰林官授读,又有机会饱览宫内珍藏的历代书画真迹。优越的条件造就了一代皇室书画家。”北京艺术博物馆从事书画研究的李海滨告诉记者,很多没做成皇帝的皇子倒把书画当成终身事业,其中乾隆皇帝的十一子成亲王造诣很高。清代四大书法家“翁、刘、成、铁”中的“成 ”,即指成亲王。这次展品中,他的字册、字对,足见其行书和楷书的深厚功力。


  历代君主在理政之暇,把写字作画作为一种“时尚”的消遣。不过,他们也挺喜欢“跟风”。李海滨介绍,根据作品特点,清代的皇家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,即:康熙拟董(其昌),乾隆学赵(孟頫),嘉道以后临欧(阳询)。


  三楼展厅中,慈禧的一幅“颐寿”字作很显眼。偌大的作品上,还盖上了“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”的朱文方印,更显太后的威势。不过,落款为慈禧晚年作品,所以李海滨也提出怀疑,“慈禧晚年体弱多病,根本没有力气提动如椽大笔写出斗大字来,估计是别人代笔之作。”


  李海滨解释,皇家书画,有人代笔也正常,比如乾隆皇帝在政务繁忙时,多由张得天、钱维城代笔;慈禧皇太后有时由缪素筠代笔,但所用纸墨均系皇家用品。“宣统皇帝的《牡丹图》,落款壬戌,即公元1922年。那时溥仪才16岁,这幅画显然是代笔。”


  李海滨说,慈禧太后最喜欢画的是牡丹、兰草等花卉,缪嘉蕙等女画师也是她破例诏录入宫,陪在身边习书作画。慈禧最喜欢写的字,大多是福、寿、吉祥如意等等。“政务扰心,皇室还是挺向往宁静、美好的。”不单是慈禧的“那些花儿”,乾隆51岁时的御笔之作《红树山庄图》也尽显这一点。


  据北京艺术博物馆介绍,皇室书画用纸用墨都非常讲究,也侧面反映出宫廷文化的精致风雅。皇家使用的贡纸,有暗龙凤等图案的各色腊笺、金花笺、梅花玉版笺、云龙朱红大小对笺、朱红福字笺、各色洒金笺、高丽贡笺等。而史书记载的“康乾善书对,御制墨精绝千古”,说的就是取材配料讲究的贡墨,墨色黑润,气味馨香。


  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。


  本报记者 屠悦通讯员 汤洁


 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国画鉴定or国画名作

[趣闻] 华君武戒烟(图)

[趣闻] 米芾原是收藏控 苏东坡嘲讽其作伪画掉包

[趣闻] 张大千不做“软舌头” 只讲中国话

[趣闻] 菜肴里的政治:张学良与张大千的晚宴

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,无论是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词都无所不通。
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

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其画作浓厚的乡土气息,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,富有余味的诗意,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。

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

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。

黄宾虹(1865-1955),近现代画家、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