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动态] 两岸故宫举办十全乾隆·清高宗的艺术品位特展

  台北10月7日电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手举办的“十全乾隆:清高宗的艺术品位”特展,将于2013年10月8日至2014年1月7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启幕展出。共分为3个单元,展出200件文物,其中45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
 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介绍,该展览从2011年开始策划,集合两岸故宫文物界专家团队,以乾隆皇帝的艺术品位为主轴,藉由其文物收藏、品位鉴赏、整理编目以及创制监造,具体而有系统地呈现清高宗的艺术品位。同时也让观众采取多媒体互动的方式,感受充满科技感的乾隆皇帝。她举例称,在互动环节,可以让乾隆皇帝“开口”阐述其艺术修为。


  此次展览分3个单元,第一单元“品位养成”旨在探究皇祖、皇父、帝师对乾隆皇帝的启迪,以及词臣、画师、能工巧匠与丰富典藏的环境对其艺术品位的影响;第二单元“鉴藏制作”主要呈现乾隆皇帝大规模且有系统地整理清宫典藏,编辑各种图录,并对文物进行品评;第三单元“生活艺术”展示清高宗独特丰富而多元的艺术品位。


  为更好地诠释展览,除了精选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外,还有45件乾隆皇帝收藏及当朝文物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
 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,两岸的文物合作从康熙、雍正到本次的乾隆特展,使得清朝的文物系列更为完整。虽然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还无法到大陆展出,不过藉由多媒体呈现的乾隆作品也相当具有艺术价值,希望能率先登陆。



 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说明


  你/妳也可以是乾隆:一位受上天特别眷顾的天子;一生追求「十全」的皇帝;一个爱好艺术的创作主导者、收藏家及鉴赏家。这是第一次,十八世纪乾隆皇帝与二十一世纪当代人最亲密的距离。


  清高宗乾隆皇帝收藏的文物,蕴含着帝王品味的养成(传承)、自发性的鉴赏製作(创作),以及丰富多元的生活情趣(艺术)。无论他鉴赏品评的角度、仿製与创新的尝试和东西方艺术手法的杂揉,影响力远远泛及宫外庶民的艺术风格,并且引领了该时代的美学潮流。乾隆皇帝透过他的艺术品味构建出一个独特、多元、丰富且饱满的小宇宙。


  以现代观点诠释:乾隆对收藏的具体嗜好、对藏品评鉴的自我态度以及引领潮流的开创性格,即是我们可以解读的「潮」(C.H.A.O.)。既然是「潮」,那又该如何「潮」?抽离阶级概念,不谈历史上的「乾隆」,我们藉着展览,沟通一个文化上的「乾隆」,将「乾隆」转译为一个符号,并且大胆让古文物蕴含的「帝王文化」与当今「次文化」做一场跨时代的对话。透过街头艺术 (Street Culture)、角色扮演 (Cosplay)、 DJ 唱盘骑士 (Disc Jockey)、卡漫 (Anime & Manga)、公仔 (Action Figure)、电音 (Electronic Music)、前卫时尚 (Avant-Garde Fashion)、电玩 (Video Game)等多方位探讨,辩证艺术品味与文化现象间的微妙。


  历史上,乾隆皇帝的艺术收藏贯穿当时的古今,横跨东西;本展览诠释下的「符号乾隆」以多重的「文化混音」(Culture Remixing),将「历史」、展览虚构的「平行时空」,以及参观者所身处的「当代」这三者搭起互通的桥樑。


  展览中,我们邀请了数十位艺术家或创作团体,以乾隆收藏的文物为文本,解构此文本的美学与实用性,提出现代的诠释观点,并重新演绎与创作而成当代文物。在这里,贯穿本展的核心「新媒体」并非创作的主体,而是创作的手法之一,是载体。载体可变化万千,但回归「媒体」的本质,便是人与自己、人与他人「沟通」的介质。


  这介质在数位科技及网路技术不断质变,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式交错演化下,其实早已没有「新」与「旧」之分。我们期待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,渐渐解构「媒体」的形式,进而体悟「媒体」的本质,并且扣合诠释的文本参与创作,与自己、与他人沟通出「新」的思维或情感,那便应该是所谓「新」媒体的精神。亦代表 20 世纪末,资讯及网路时代后,「人人皆可阅读」、「人人皆有诠释权」、「人人皆是创作者」的时代符号。


  乾隆潮新媒体艺术展共分为六区:首先,通过以〈皇清职贡图〉与乾隆肖像构成的「时空洞」,这里是通往乾隆文物奇幻世界的过道,而你/妳,开始被冠上了乾隆之名。接着,踏入以花瓶物象解构生成的「乾隆的奇异山水」,悠游其中,解析你/妳的时尚品味与艺术品味。穿越山水,是一座以〈汉宫春晓图〉为本、时空并置的虚拟城市—「乾隆的春晓庆典」,在城市间你巧遇了另一个与你/妳一样坠入奇幻世界的他,且一同经验一个微细的感动。踱步于市街,你/妳停驻在以巨大的多宝格展示的艺术品橱窗—「乾隆的小宇宙」,欣赏橱窗内艺术家们以文物为发想原点,所全新创作的当代艺术品。而旅途的尽头,你/妳与那座反射出自我内在心理的「十全乾隆」 四目相对。环顾四周,又可见贴布着「人人都是乾隆」,娓娓诉说着相片中「乾隆」的收藏与生命故事。别忘了,一路上最美的风景,当然是人。


  是的,你/妳就是乾隆!走进这个以创意 (Creativity) 的概念,诠释乾隆收藏文物(Heritage)的美学,再以艺术 (Art) 手法构建出的奇幻世界,并且经历一段诱发探索的旅程 (Odyssey)。这就是我们的乾隆「潮」(C.H.A.O)。


  这趟「乾隆潮新媒体艺术」的旅途,也许没有精确的指标,但满布着符号:也许可辨识,也许不可辨识。也许,你/妳可以试试,偶尔欣赏迷路中从未见过的风景。


  请进,你/妳,这位乾隆。


 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国画鉴定or国画名作

[动态]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家作品展安徽泾县启幕

[动态] 纪念建党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开始征稿

[动态]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笔墨下的“西北民俗艺人”

[动态] 爱新觉罗·启骧与李味辛伉俪书画展在京开幕

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,无论是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词都无所不通。
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

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其画作浓厚的乡土气息,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,富有余味的诗意,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。

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

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。

黄宾虹(1865-1955),近现代画家、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