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理论] 陈辉:创作来源的本土情结


  陈辉 苗寨之晨 160×200cm 水墨纸本 2011年


  对于有地域历史特征、文化特征、人文特征、地貌特征的民族边疆美术题材,一直是艺术家们关注且热衷于表现的内容。常常会因对此情此景、那山那水的迷恋与入画而不辞辛劳和长途跋涉,甚至是多次深入感动他的地方住下来以寻找他艺术创作的源泉。任凭生活条件多么的艰苦也无法动摇他对画出有温度、有情感、有深度、有魅力作品的追求与梦想。那些让艺术家们难以忘怀的生动场景仿佛已定格成一幅幅画面,此时彼刻的感触,只为表现内心的激荡于情景交融、物我两忘的画境。


  中国地域辽阔,边疆民族地区相对于内地更具原始的痕迹,原生态的体征,原汁原味的风貌。由此构成了人文特征、地貌特征、建筑特征于一体的极具个案性、特征性、民族性的历史与时代相交汇的叙事画卷。边疆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,是中国美术大家园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展现艺术具有世界性的标识与符号,是体现中国特色文化的根基,是艺术家们灵感来源的本土情结。当我们深入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,映入你眼帘的一幕幕是你不曾见过的感动画面,让你有心潮澎湃的震撼,你不可能不被触动。一种艺术的好奇心,一种艺术的探秘源,一种艺术的表现欲在无形地浸润与感化你的所思所想,驾驭着你的肢体,触电般的心手合一所达成的气脉相通,寄情于笔端,写尽胸中丘壑。


  艺术家们经常把民族边疆题材作为表现内容,是因为该素材具有质朴醇厚的民风,没有雕琢的本真,厚重沧桑的历史感……是生活和自然感动了艺术家,艺术家才会有灵感的源泉,才会有表现它的真情,故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可能感动观众。画边疆民族题材,是艺术家对淳朴善良的尊重,对世代生息家园的精神回归,对胸怀祖国河山的呼唤。同时,我们还可以看到民族地域性的差异特征,对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不少艺术家终生抱守着让他艺术生辉的发源地的素材而苦苦追求。正是这些艺术家的坚守和探索,边疆美术题材得到了不断的拓展,构成了中国美术创作的多元气象,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美术群体。不少代表性画家在美术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位置。


  我先后参加了“灵感高原——西藏主题展”、“天山南北——新疆主题展”、“浩瀚草原——内蒙古主题展”、“七彩云南”、“多彩贵州”、“美丽南方——广西”等边疆民族题材梳理展。每次接到创作的命题与自己并不熟悉的内容,我都认为是对自己的一个新起点、新挑战。艺术家在推进艺术创作的路途上,是一种不断探索、不断思考、不断完善艺术表现力的过程,而不是某种图式的惯性延续。艺术害怕模仿,艺术拒绝重复。当一种艺术开始模仿另一种艺术时,艺术就没落了。当一种艺术开始拒绝向其他艺术学习时,艺术就僵化了。我每一次创作的新内容,都需要不断地做功课,画草图,深入生活,实地写生,感受当地风土人情,画上多幅写生稿,根据不同角度的写生稿,可以立体而全面地把握物象的全貌,并将其合成,嫁接移植,获得有地域特征而又不同于实景的画面,在面对自然的写生中体会对实景的归纳与概括,在写生中融入创作中的主观性,在创作中应用写生的生动性,以形写意、重塑造型、重构画面。这其中的代表作有《神秘的扎达世林》、《老姆登教堂》、《苗寨之晨》、《交河故城》、《牧途中的彩虹》等,这些作品让我获得了不同的感受与收获。陈辉(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
 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国画鉴定or国画名作

[理论] 黄宾虹书画的艺术价值及鉴定(上)

[理论] 明代书画交易收藏市场中的江南士族与徽商

[理论] 中国书画笔墨的妙法

[理论] 山水画家的历史责任

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,无论是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词都无所不通。
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

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其画作浓厚的乡土气息,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,富有余味的诗意,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。

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

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。

黄宾虹(1865-1955),近现代画家、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