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理论] 著名女画家王叔晖的《红楼梦系列工笔人物画》


  1957年,王叔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创作了工笔画《晴雯补裘》。这一动人的情节出自《红楼梦》第52回。画面上晴雯坐 在床上,抱病为宝玉缝补孔雀裘,麝月在一旁拈线帮忙。画家真实地再现了“头重身轻,满眼金星乱迸”、“狠命咬牙捱着”的晴雯形象,连一些细节性的用具都按 着原著描写画去,如晴雯杯口大小的竹弓绷子和身后的绣枕等。朱砂色画花、染就的大红色帐子,表面看去既增加了作品的年画效果,更衬托了晴雯火一般的鲜明性 格。这幅画装裱印刷之后,几经辗转,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。1979年,人民美术出版社专门派人去辽宁拍了此画,收入1980年出版的《王叔晖画辑》。




  王叔晖先生生活照


  重画《红楼梦》,首先要画的自然是林黛玉。 1978年初,王叔晖开始闭门谢客,潜心琢磨黛玉这一形象。这张画从起稿到完成,大约用了十几天时间,这在王叔晖的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。她当时是处于一种 矛盾的心理状态中,一方面,禁锢许久刚刚放松,到底画不画、画成什么样,都值得考虑;另一方面,久久蕴藏在心底的美妙形象终于在笔下出现,创作欲望处于兴 奋之际便无暇顾及其他问题,索性一气呵成,画完再说,一张典型的工笔仕女画脱颖而出。 出版社有关同志看到这幅画后,立即决定出版。社里的许多老同事看到王叔晖的仕女画新作,都很高兴,他们对王叔晖笔下的林黛玉一致表示认可,觉得与他们心中 的林黛玉形象吻合。至此,王叔晖动笔之间顾虑已基本上烟消云散了,她自定目标:10年内一定画完红楼十二钗。



  王叔晖先生生活照


  8年间,继黛玉之后,王叔晖陆续画了湘云、宝钗、凤姐、李纨、迎春、元春、惜春等,此外还创作了两幅宝琴立雪。画这两幅画,主要是实验一种画凫魇裘的技法,第一张上的衣服感觉过沉,颜色凝滞,遂又重画。


  这组作品画随即出版,大多已作为年画发行。1985年3月,荣宝斋总编室负责人孙树梅登让了解创作进展情况,他和王先生商议,如能在10月前全部画完十 二钗,荣宝斋可以出一本红楼人物挂历。王叔晖先生接受了这个建议,平均每月一幅,连续画5幅,照以往的速度,显然太紧张了。王先生豁出去了!孰料,《惜春作画》竟成绝笔,画未终,人先去,绵绵红楼情愫,未得尽意挥之笔端,留下了永久的遗憾!


  著名女画家王叔晖的《红楼梦系列工笔人物画》欣赏



  林黛玉



  薛宝钗



  王熙凤



  贾迎春



  史湘云



  薛宝琴



  黛玉葬花






  著名女画家王叔晖的《红楼梦系列工笔人物画》


 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国画鉴定or国画名作

[理论] 中国书画笔墨的妙法

[理论] 明代书画交易收藏市场中的江南士族与徽商

[理论] 黄宾虹书画的艺术价值及鉴定(上)

[理论] 山水画家的历史责任

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,无论是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词都无所不通。
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

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其画作浓厚的乡土气息,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,富有余味的诗意,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。

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

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。

黄宾虹(1865-1955),近现代画家、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