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收藏] 明清书画适合长线投资

  明清两朝共长逾5个世纪,这期间文化艺术不断发展,名家辈出。因为距今时间短,明清书画可以说是艺术品市场中存世最多的书画作品,备受藏家欢迎。


  以去年北京匡时春拍中“四王吴恽”专场为例,上拍的14件拍品逾九成易主,斩获了1.78亿元高价,成为了匡时此季春拍中成交额最高的专场,其中,王鉴的《仿古山水册》(10开)、王石谷的《吴山积雪图》、吴历的《古木竹石图册》等身价都定格在1000万元以上。明清书画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。


  那么,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,收藏明清书画能获利吗?上文中提到的吴历《古木竹石山水册》,曾在1989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5.2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40万元)成交,这在当时已是高价;而2010年,这幅画最终成交价则达到了2240万元。唐伯虎《灌木丛篁》在2010年春拍中以1624万元易主,它的价格在2007年只有682万元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郑板桥的《七贤图》,在2006年估价仅为180万元至250万元,却最终遭遇流拍;两年以后,这幅画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不仅估价升为了380万元至460万元,并且最终以537.6万元花落新主人……可见,明清书画大家作品的升值空间十分可观。


  要特别一说的是,清代宫廷绘画也格外抢手。尽管从艺术角度考虑,这些出自帝王、后妃、词臣之手的作品未必出彩,但其豪华的装潢和流传有绪使得作品的“品相”充满了贵气,而“清宫剧”的流行又为这些画作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,添上了一笔特殊的附加值。在2010年5月中国嘉德呈献的“气象堂皇——宫廷艺术集粹”专场中,乾隆帝的御笔字画大受追捧——仅1.5平尺的《金莲花》成交价为1008万元、行书《喜雨诗》拍出了548.8万元。而乾隆时期著名宫廷画家金廷标的《听泉图》更是以4513.6万元拔得了该场头筹。《听泉图》1996年出现在北京翰海拍场时,成交价仅为45万元,10余年的沉淀使其身价增长了100倍。


  尽管明清书画的行情喜人,但收藏者也应注意,短线运作的投资方式在艺术品市场中是不可行的。在较为成熟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,艺术作品的市场周期一般为5到10年或更长,期待作品在短期内升值并不现实,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的《白描罗汉》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《白描罗汉》卷是晚明画家汪征凤的精品力作,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,在2005年天津文物秋季拍卖中的估价仅为60万元,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以550万元的高价成交。而在半年后的翰海拍场上,虽然其估价升为500万至700万元,但最终仍以550万元的价格成交,这件作品的投资价值完全没有显现。(


  (书画新闻责任编辑:方健红)


 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国画鉴定or国画名作

[收藏] 书画投资收藏中的六个技巧(图)

[收藏] 玩古字画重在“鉴考结合”

[收藏] 医生自家顶楼建书画展馆

[收藏] 家庭客厅挂画禁忌您需要知道

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,无论是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词都无所不通。
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

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其画作浓厚的乡土气息,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,富有余味的诗意,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。

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

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。

黄宾虹(1865-1955),近现代画家、学者。